往事并不如烟 发表于 2011-9-15 22:03

王大明 发表于 2011-9-2 21: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别蛊惑人心

蛊惑你妈B,只能送你这句话

对于你这样无脑之人,我只能说你可以去跳孔目江了。

往事并不如烟 发表于 2011-9-15 22:04

易天达人 发表于 2011-9-3 17: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涨到一万一平米,让哪些开发商高兴去,让哪些买了房歌唱去


迟早有一天,新余房价会涨到这个数字,10年之内吧,我初步预测。

五年前,新余的房价是一千多到两千,现在翻了三倍。

从五千到一万,两倍而已,这只是个时间问题,尤其是在通货膨胀**滥发纸币的今天。

小盆友,你可以租房住,刚需伤不起啊。

往事并不如烟 发表于 2011-9-15 22:06

南方 发表于 2011-9-3 19: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是来者不善,哄抬房价!

哄你妈个B,我他妈的和新余开发商半点毛利益都没有,我有必要哄嘛,市场决定论明白吗?

对于你们这样的脑残傻B,年年喊跌得白痴,你们就不配有房子,恕我直言

只懂得抱怨却不思改变。

飞机王子 发表于 2011-9-16 01:30

楼主作为开发商 你写的情真意切 不是本地人吧还想鼓动大家买房 好好捞一把?行 房子涨的八千可以么 ? 一万呢?   任何东西都有辩证法过了那个点 迟早要崩

飞机王子 发表于 2011-9-16 01:32

回复 影帝当家 的帖子

真是分析的经典不错的杂文很好

飞机王子 发表于 2011-9-16 01:33

回复 万泉河水 的帖子

新钢在上海买房子? 哇 有钱啧啧

王大明 发表于 2011-9-16 08:01

回复 往事并不如烟 的帖子

你个人渣素质真低。**吧

夏达 发表于 2011-9-16 09:02

往事并不如烟 发表于 2011-6-15 1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各位幼稚的和我争论的孩子,请尊重基本的规律。

基本规律是现在新余绝大部分城区市民现在购买的都是做为投资需求的第2套房,乡下进城的农民要不有拆迁补偿房,要不就是干脆买不起,自己接着在家盖房,新余总共100万人口剩下的有真正的刚性需求的人能有几多呢????君不见新余的新楼盘里有多少的房子有人住呢??一边是需求基数的不足,一边是疯狂的盖房,你还想指望它能够井喷???可能是你在杭州呆久了吧,告诉你一个最新消息,新余已经有楼盘打出2880和2500一个平米的价格了

一道阳光 发表于 2011-9-16 09:09

楼主莫非就是传说中的房地产商?

深圳净化 发表于 2011-9-16 09:13

新余的房价凭什么涨呢?交通么不便利,水运么没有,空运么也没有,经济么也就这样。人均工资么也没多少。批发市场也么得,特产也么得,它能提供什么呢?如果说让我在新余花六千一平米买套房,我宁愿去东莞这些二线城市。

夏达 发表于 2011-9-16 09:23

望断天涯路 发表于 2011-7-5 15: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新余当前买房主力是农民同志,但房价这么高了,他们根本就难以承受。所以新余房价将有一段滞涨的过程

是的,比楼主坐在杭州的电脑面前看的清楚多了,新余市区人口买房主要是用来投资的,没办法钱放银行会贬值,股票又是那个死样,只好来买房了,买车了真正买来住的没几个,农民要不就是有拆迁安置房家里一般是几套几套的,要不就是家里盖楼,城里的买不起啊,几十万在家盖个小楼 买个车多好!!!!!等着房产税一出看还有多少人买房来投资!q11

夏达 发表于 2011-9-16 09:30

往事并不如烟 发表于 2011-8-31 16: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经济复苏停滞,债务危机隐现,全球货币流动性过剩,三大因素阻止了央行大幅加息的可能。除非中国CPI大 ...

现在楼市的限购和当年的粮票、布票的限购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为了抑制更多的泡沫根本就不存在供给的不足,一个是当年计划经济下确实应为生产力低下及自然灾害造成的物质的稀缺,你把这两者混为一谈根本就是偷换概念,限购就代表稀缺,LZ这个概念来的真是好玩,要知道楼市的限购是政府行为而不是市场行为,但是楼市在放手会短期补涨,这个我是认同你的,但这个补涨也不是应为供给的稀缺,而是出于对政策的不确定性的恐慌行为,(政府会放手必定需要出台新的机制抑制泡沫,除非G--D想走倭寇的老路)------长期看跌!!借用你一句话让时间来证明

往事并不如烟 发表于 2011-9-16 17:09

该说的都说了,傻b继续傻b,聪明人去做聪明事吧。两年后再来看我帖子吧。。

满城风絮 发表于 2011-9-16 17:17

不买,买块地自己建.

往事并不如烟 发表于 2011-9-16 18:03

满城风絮 发表于 2011-9-16 17: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买,买块地自己建.


说的轻巧,现在去买地,建个像样的房子钱也不少,何况,你有这个人脉买地吗?

商品房的成本中,土地和税金的成本是最大的,这个角度来看,政府是最大的开发商,卖地赚一笔,税金再赚一笔,新余目前商品房均价,在江西算低的。

房地产开发的成本包括这几块:土地使用权取得费、住宅开发成本、期间费用、预期利润、税金共五大类。其中第一项和第五项占了总成本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这些年新余土地价格如何,不用我说吧。

再谈税金:主要是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附加费、水力建设基金、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9项。一般企业所得税是按照预期毛利润的25%缴纳(预期毛利润=预期净利润÷75%),营业税及附加等按照销售额的约6%缴纳。这些税收中,土地增值税就要占据一半的成本,土地增值税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征收办法是按照四级累进税率来征收的。有心人可以算一算新余商品房的税收。

所以目前房地产开发的利润大概在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左右,并不能算暴利行业,当然那些低价拿土地官商勾结的例外,偷税漏税的例外。基本上有品牌的开发商这些东西都少不了要交的。

良性的房地产开发,是应该充分利用规模化优势,打造出优质的性价比高的楼盘,提高人居的档次和舒适性,商品房本来就不是给低收入者住得,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这里并非歧视低收入者,因为低收入者的住宅问题,应该由廉住房和公租房解决。而商品房的目标客户群体明显不应该是低收入群体。国人的很多误解和抱怨,是没搞清楚保障房和商品房的区别,一个是政府主导的,一个是市场主导的,房价没有绝对的贵或者便宜的说法,什么样的消费人群住什么样的房子,这是市场的选择。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余房价即将引来井喷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