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静蕾
真正注意她,不是《将爱情进行到底》那部电影,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她从演员到导演,这部片子是个开端。
才女也由此而来。
片子拍得很小资。淡淡的忧郁挥之不去,那种寂寞情绪也总在其中,没有办法不在内心里感受感动,仿佛陷在那个时代不能出来。
片中的那首《琵琶语》的曲子唯美清逸,象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灵在空中飘荡。那天籁般的女声吟唱,就如同徐静蕾演的角色,满是落寞,孤单地排遣不出。
我觉得这支曲子才是影片的魂,所有的故事都只是在诠释它,曲曲折折,无法剥离。
与其说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让才女声名鹊起,不如说是《琵琶语》成全了徐静蕾。
不是谁都可以让才情在一支曲子里萦绕,绕梁,三日不绝。
然后在哪一年,她的博客点击率千万次,成了天下第一博。
然后她的静盟越发壮大,粉丝无数。
我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看她的每一篇博,欣赏她的感官世界。有时因为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一样而欣喜不已。
我在想这或者就是追星。
认真地跟她的每一篇博文,然后被迅速的淹没在其它跟帖中,在几千几万层楼中找不到自己也乐此不疲。
我告诉自己,我只做她风景里的一抹云彩,我情愿她无视我的存在。
就是这样的神魂颠倒,执迷不悟。
直到《当梦想照进现实》这部片子的问世。
我恍然才明白,我对才女的执着是多么的一厢情愿。
这一年她自称老徐。
老徐不可避免走向媚俗。
这部片子完全的小投入,小制作。王朔似的调侃在这什么也不是。我不知道她想干什么?她不会自恋或者自大到这一点,她只要一举手一投足,满世界都懂了她?
全剧我唯一的印象只有一个不知从哪收来的水烟壶,摆弄来摆弄去好像在玩茶道。然后云里雾里说许多她们认为高深的话,其实就那么回事,我一句没记清。
只晓得倆孤男寡女在玩暧昧,从白天到黑夜,再到破晓。啥也没发生。他们兴致勃勃,我看着累,特别累。
梦想照没照进现实我不知道,但早晨那一缕曙光一定破碎了某种幻想。什么都支离破碎,包括做作的颓废与慵懒。
很多事都是这样,你自有你的才情,你自有你的世界,你可以去清高,你可以不羁。
但是你不能把这些拿出来展示,刻意的。
我以为这是炫耀。
我觉得不过尔尔。
这几天看娱乐新闻,好像在宣传《杜拉拉升职记》。
蓦一见,老徐真老了,眼影很重,皮肤松弛。
广告里还在玩情窦初开。
我真不想用那个词,我觉得只有沉重。
老徐老了,就如我也不再年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