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是什么?王菲说:爱情是一场战争。
人们常常这样来形容爱上一个人的感觉: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整个人都呆了,这无疑是一种“911”式的爱情突袭,往往会带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比如小布什,自从2001年秋天被拉登爱上之后,激情澎湃,立马派飞机炸了阿富汗,这还不过瘾,又顺手把暗恋对象萨达姆给DELETE掉了,并且一直长期意淫伊朗和朝鲜。事实上,很多爱情的产生并不具有这种突发性,它是蓄谋已久的,循序渐进的,称之为日久生情。就像一战前夕的巴尔干半岛,种族、宗教各种矛盾由来已久,积患成疾,成了一触即发的火药桶,于是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后的二战,包括前几年的南联盟战争皆出于此。由此可见,爱上一个人就意味着战争的开始。当然你可以不爱,保持中立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比如瑞士,人口少老龄人多,由此可推断该国光棍一定不少,说明这个国家缺乏爱情,所以它成了著名的中立国。
追求爱情就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首先得侦察敌情:对方是否心有所属,是否根正苗红,家庭状况怎样,经济财产几何?还得排除干扰,哪里是战斗机,哪里是机关桦,何处正攻,何处佯攻?各种线索错综复杂,这首先得摸清,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后分析敌情,制定战术,是直捣黄龙还是迂回包抄,是飞机坦克还是糖衣炮弹,规矩不一,因人而异。当然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首先自己得有两把刷子,虽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可发起威来也挺嘘人。所以平时必须加强战备,努力存钱。若无钱,权势可代;无权,色相可代;无色,学识可代;无学识,性格可代;无性格,肚量可代;无肚量----什么都没有,你还活个什么劲儿?!
现如今,成功男人都遵循一个“三不”原则: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且不论这个原则的道德性,就其本身来说,至少证明了男人在爱情上的自信。孙子兵法有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真正的高手从不打无把握之战,要么不出手,出手就抱得美人归,伟大导师列宁同志就是这么干的,当年他向克鲁普斯卡娅求爱,摒弃了一切花招,单刀直入:“请你做我的妻子吧!”克鲁普斯卡娅立马被镇得死死的,回答得同样干脆利落:“有什么办法呢?那就做你的妻子吧,!”这就是导师的水平。但还不是最厉害的,战争的最高境界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仰着脖子喊一嗓子,天上就掉下个林妹妹。
当然,这样的美事毕竟不多见,战争在更多的时候都是残酷的,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关云长大意失荆州,普通人难免有功败垂成的一刻,你能干吗呢?跺跺脚骂骂街,仰天长叹天要亡我。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爱情没了,战争失败的文化小资们只好酸溜溜地“凭 栏怀古,残柳参差”/
倘若是公平竞争,失败也就罢了,我们还可以聊以自慰,至少我爱过,可事实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多少良缘葬送于小人之手?你这边攻城拔赛,战事正酣,他那边釜底抽薪,暗地捣鬼。诚实一点,说你迂腐;聪明一点,说你滑头;正统一点,说你死板;幽默一点,说你轻浮-----纵有高明之士,携万般不是瞒天过海,到头来,也被那先登捷足暗渡陈仓。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在爱情诺曼底纷纷登陆,你且收拾残兵败将,秋风起,征夫泪,哪里是我的敦克尔刻?
也有那眼光不犀利的,自以为遇上了仙人,急火攻心,慌不择路,急忙忙拉开架势,一翻猛攻,得手之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然而悔之晚矣。这就类似于麦克阿瑟眼中的美朝之战: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有人说:如果爱情是一个故事,我不希望它有什么跌宕的情节,我更希望的是那些散落在平凡生活中的细节。呜呼哀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激情不再的时候,爱情于我,更像一朵似是而非的春花,我相信它在某个角落安静地开着,但我不相信能够遇见。
然而,我依然憧憬。如果爱情是一场战争,我情愿放弃抵抗,我愿意让那猛烈的炮火,将我活生生地淹没,伴着我燃烧的热血,将我炸成一片生机勃勃的“废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