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22279
- 主题
- 22
- 帖子
- 283
- 积分
- 654
- 现金
- 649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3-11-6
- 在线时间
- 43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7-12-17
 
|
论友
最近在一些论坛和一些朋友的空间里都看到了关于朋友的评论和文章。有褒有贬,有爱有恨,有赞有怨各不相同,应该与他们的经历或是最近的状态有关。这里我就不对他们的感想做过多的评论,只是他们的言论勾起了我对朋友的理解和感悟,希望用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朋友这个话题自古有之,从高山流水遇知音到桃园三结义再到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在各个阶层,不同的时代,不一样的地域里都有着令人羡慕且神往的情义。作为个体的人来说,如果这一辈子没有过朋友的话是人生的悲哀也是人生的耻辱。因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连一个朋友的都没有,可想此人德行已经沦丧至何处。
也许有人会说,自古的一些君王就没有朋友,因为他们身在高处不胜寒,那他们悲哀吗?
我先不说有朋友的君王还是大有人在的,就说那些所谓没有朋友的。你们有又谁能肯定这些君王在登顶以前是没有朋友的?就拿历史上屠杀功臣的朱元璋来说,在他成为帝王之前是有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如果没有这些人,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如此的伟业。只是人走到了一个不同位置(对他来说也许是一个更高的位置,而我之见只是地位的不同,其实他也只是一个人,有着人性的人),内心的情感在角色转变后的利益交织下也发生了转变。以前的朋友变作了妨碍他的敌人,也可以说是他内心潜在的敌人。其实在消灭这些曾经的朋友潜在的敌人时,我可以想象他的内心一定是悲凉的。你们都在这个世间消失吧,为了我帝国的将来,我曾经的朋友们,战友们,有一天我也会消失在这尘世间的,你们先走一步而已。这就是他内心唯一能找出的平衡点。
说到这里我不争论朋友是否是一辈子的,我只想说人一定是要有朋友的,曾经有过也是有过。
所以说人生是一定需要朋友的,并且我对朋友的理解分为3种,之所以说3种而不说3个境界。是因为每一种都与我们的成长生活息息相关,不是说有了这一种就不需要那一种。但是,这3种朋友也确实需要一步一步的往更高的境界来攀升,因为这种攀升是心灵的成长,是对美好的一种渴望。那么是哪3种朋友呢?
第一种,叫做志同道合,也有多种俗称,如气味相投,同流合污,还有更贬义的叫做酒肉朋友。可能看到这里一定又有人要抗议了,酒肉朋友也叫志同道合?呵呵,你不爱酒你不爱玩又怎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你成为这样的朋友呢?所以说,这是第一种并且也是成为朋友的一个起步阶段。因为你们首先有了互相吸引的兴趣爱好,一些共同的理念和观点,而这些观点则是一个将大家彼此连接的桥梁。我有时候会想,为什么我儿时有那么同学,有那么多玩伴,偏偏却只有几个能成为至交。就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可能开始是因为都喜欢听音乐,或者玩某个游戏,或是泡妹子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一起走过那个十字路口的指路牌,上面写着“我们都喜欢”。
这里我还要特意注明一下,有人说朋友也可以是君子之交,如果真有人这样想,我要笑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完全没有利益沟通,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 第2种朋友,接下来你们会明白为什么君子之交不能成为朋友。
第二种,叫做心友,也可以叫做患难见真情,或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种朋友一定要有利益的接触,如果没有利益的考验是无法成为这样的朋友的。我经常听有些人说,“什么朋友,都是利益的交换”或者“存在利益,那还叫朋友?”其实这些人都进入了一个一厢情愿的浪漫主义想法,完全就是属于心智未开。先说利益吧,利益不只是金钱,也不只是权利,利益还可以是使你成长的思想,可以是你奋斗时的鼓励,又或是可以让你从低迷中再次起步的指引,这一切能够让你获益的,都叫做利益。如果没有这些利益,你又怎么能够知道哪个人能在你最低潮的时候会帮助你,如果没有这些利益,你又如何证明你能够在你朋友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只有在彼此生活中的低谷,高潮中给与分享给与帮助的人才能真正的称之为心友。
这不是利益的交织,而是彼此互相依偎的真情,是我们心灵能够袒露的小酒馆。这种情感是非常珍贵的,遇到请珍惜,万不可因为一件不愉快的利益之争,而忘记了那段你曾愿意付出热血的情义。也许在彼此的心里有过埋怨,但是你们曾将心裸露在对方的面前,以后还会有吗?还会遇见这样的人吗?好好的问问自己。
下面,我将告诉大家第三种朋友,但是先要提醒下大家,这种朋友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无法遇见。因为这种朋友确实需要达到一种境界,可能是才能,也可能是品德,又或是一种玄之又玄的精神境界。因为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你要在某方面有很高或是很特殊的造诣,对方要能够欣赏你,并且达到也被你肯定的境界,这种朋友就叫做知音。
知音之交,最广为流传的就是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了。一个能弹奏,一个能欣赏,最关键的是欣赏的子期能够不言而自通伯牙弹奏出来的意境。史书上所说,子期只是一个樵夫,但他却真不是一般的樵夫。子期能够听出伯牙弹的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并且听出伯牙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甚至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可想而知,一个很能弹,一个很能听,只有互相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产生互相欣赏的共鸣。这样的人生知己,是多么的让人神往歆慕啊。至于后来子期死了,伯牙因此而断弦碎琴,此后绝琴。这种感情的可贵,我等凡人又怎不会心生向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以上就是我对朋友的理解,用三个词来概括,就是至同,至情,至境。人的一生,赤条条的来,走的时候虽说有的身葬厚棺,但终究也要化作一捧黄土。我们空手而来,其实也是可以满载而归的,但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友情就是其中之一,成本也不高,只要你的真情。让我们在浩荡的凡尘中觅一个或是几个朋友吧,那是我们真正的财富,心灵的财富。
http://sc.111ttt.com/up/mp3/373826/7F3E271A575DCEF28E89A691953D623C.mp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