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鄱阳湖经济区要着力撑起南昌九江新余
. \( F1 M% L9 T+ A$ } 三角主骨架,引领城市群大发展- A7 S, s8 v3 g" ]9 ?9 v
鄱阳湖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江西几代人的梦想,这个城市群包括南昌、九江、新余、鹰潭、景德镇、抚州为主体的38个县市(区)。现在让全省最关心的是,鄱阳湖经济区如何发展?发展的载体在哪里?这是摆在江西人面前的一道大考题。笔者认为:这个生态经济区还是要扛起“经济”的大旗,以发展经济为主线,兼顾好生态,不能本末倒阿置。要发展经济为主,就要找到找准发展的‘载体’,省里已在规划中明确了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划分。尽管这个经济区缩小了范围,但还是要有重点,重拳出击,突出已列为“高效集约发展区”的南昌、九江、新余这个三角主骨架,撑起经济区发展的脊梁,引领经济区大发展。5 b) t1 L. V+ z0 k$ B! r' S, L3 |/ W
一、 ——————把南昌九江新余确立为鄱阳湖经济区的主要发展载体# d- l! S* o8 y7 V% h! N8 k+ G# s) t
鄱阳湖经济区要加快发展,必须找到很好的发展载体。纵观经济区内,唯有南昌九江新余堪当此任,这三个城市是鄱阳湖经济区的主要城市,发展这个三角主骨架,就是找准了主体和载体,找到了发展鄱阳湖经济区的引擎和切入点,必将带动鄱阳湖经济区发展,同时也可以辐射到江西广大的区域,促进江西全面发展。; a3 n/ e1 p. ~9 X
从城市功能来讲南昌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区域商贸物流金融中心,是目前我省的工业中心和聚散中心。九江是我省通江达海的外贸港口城市,是联结长江开发带和沿海开发带的北大门,也是我省北部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聚散地。新余是我省新兴工业城市,是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城市,其产业聚集度和创新能力强。扼守赣中赣西咽喉,处于承东启西的桥头堡位置,辐射范围之广,可带动赣西北和赣中南大部区域,是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x H9 I* t T" t. @* H
从发展态势看,三个城市可能是未来江西第一梯队三个较大城市之间的协作,南昌经济一直在省内名列前茅,有着不可撼动的位置。九江虽然经过了一段的沉寂,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正在蓄能发力,经济发展前景可期,江西第二城地位有望。新余是人口和地域小市,但志向高远,依托强大的产业支撑提出建议江西亚中心的雄伟目标,并进入江西发展的第一梯队序列;
: F$ e/ i. M- {5 G从产业上来看,三地集中了全省主要工业企业。南昌的航空产业,LED照明产业,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烟草产业;新余的光伏产业,钢铁产业,新材料产业,循环经济膨胀螺杆电力产业;九江的石化产业,有机硅产业,湖口钢铁产业都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而且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代表了江西发展低碳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大方向。三地有全省领先的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余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出口加工区,九江出口加工区,新余出口加工区待批复中。: p {* f0 _$ A+ {$ x# E% F1 O
二、 ——————抓住机遇,精心谋划,稳步推进南昌九江新余三角主骨架建设5 G8 }& E- s" y( O$ k8 C8 y2 q
按经济区功能划分,离鄱阳湖中心相应距离区间,是高效集约发展区,我认为,在集约发展区内应重点发展西面的南昌九江新余三角主骨架,集中精力财力重点突破。这有利于撑起鄱阳湖经济区的脊梁,能直接服务引领鄱阳湖经济区发展,同时带动赣西北部片区发展,并能惠及全省,辐射省内赣西,赣中南广大区域。为此建议:
1 B, {1 `% ?) R" i4 Y8 I) }4 V一要尽快出台鄱阳湖构建南昌九江新余三角主骨架规划,把它上升到鄱阳湖经济区的重中之重予以扶持;
6 Z+ }5 I2 l1 g3 W; t二要建立三角主骨架区域经济论坛。组织专家学者就三角主骨架的产业布局、物流体系、大交通建设、资源共享进行研究。特别是战略层面研究与“鄱阳湖经济圈”其它成员的关系问题,形成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区域化思维;$ F% k! B+ o1 }% L* c
三要加快主骨架交通网络建设。经济对接,交通先行,首要的是要抓住铁路大提速的时机,进一步打造南昌中部大交通枢纽地位,打造九江北部交通大枢纽地位,打造新余赣西区域大交通枢纽地位,形成三足鼎立的大交通格局。
0 j. @% O2 B+ K3 R( e5 e+ p Q。1、要尽快立项建设九昌余城际铁路,即:九赣城际铁路,目前九江至南昌将建成,应尽快启动南昌至新余段建设,为今后该铁路南延申至吉安赣州,西延申至宜春萍乡奠定基础;5 C$ B# W, e9 p! W0 r1 D. n
2、与安徽合作一起积极申请合肥—九江—南昌—新余—吉安—赣州—香港高铁;# O2 b$ `) R9 j4 f# t8 w
3、积极争取武吉铁路立项。三地唯独目前新余不是铁路枢纽,要以鄱阳湖经济区为契机,着力把新余打造成赣西区域交通大枢纽,带动赣西北和赣中南广大区域发展。走向为:武汉—通山—修水—宜丰—上高—新余—吉水—吉安。与现有的武吉高速平行。- ^: i% v' f# B- G
四是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建立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创业辅导、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三角服务体系,实现三角区域内法规、信息、物流、市场、资金、技术服务等配套对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