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news.qq.com/a/20091216/00 ... 1833_MarketingTip.0
江西8旬退休教师30年捐20万助学 资助2万学生
“我今年总工资27276元,1~4月捐资助学11510元,剩余的15766元将用于奖励秋季‘新三好少年’。”这是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八旬退休小学教师蒋国珍的一封捐资助学承诺书。10日,蒋国珍拿出1.5万元奖励给全镇新当选的140名“新三好少年”。近30年来,他资助、奖励学生达2万人,累计金额达20余万元。15日,记者走近蒋国珍,了解到了一些背后的故事。
对学生慷慨大方
一次性捐出22年的工资
蒋国珍,罗坊镇蒋家村人,1930年出生,参过军、打过仗。解放后,他先后在新干、南昌等地政府机关工作。1953年,因当地很缺教师,他被组织派到铜鼓县三都小学代教。
1979年,他将积攒了22年的工资9600元一次性捐给希望工程。要知道,在那个年代,9600元可算是个天文数字。1983年,他因病提前退休,但他并没有离开学校,经常到学校帮扶贫困生、奖励优秀生,每月几十元的退休工资都用在资助学生上。1997年,67岁的蒋国珍光荣入党。
他先后在下山桥中学、罗坊中学等学校设立奖学金,对贫困学生进行捐助,奖励金高达2万余元。以前他一般只资助贫困生和奖励成绩优异生,但从去年开始,他注重对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去年11月,他在该镇首届“新三好少年”奖励仪式上发放奖金8000元。今年12月10日,他又拿出1.5万元奖励给新当选的140名“新三好少年”。
蒋国珍说,他希望能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激励学生,让大家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进而推动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自己十分吝啬
穿补丁衣服一条毛巾用几年
蒋国珍终生未婚,无儿无女。他对学生舍得花钱,但自己却一直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他每月能领到2300余元退休工资,这在他们村里算较高的。尽管收入高,他却过着俭朴的生活,穿的衣服也都是布满补丁的。
退休26年来,他一直住在父母留给他的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旧土房里。一张破旧的老床、两床旧棉被、一张旧书桌、几条旧板凳和一个老式灶台,这些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他买一条毛巾要剪成两半用,至少用几年。他最常吃的是红薯和大米煮成的混合饭,早上煮好放在稻草堆里保温,中午和晚上都不用生火做饭。喜欢吃鱼的他,为了省钱,总是挑市场上最便宜的鱼买。
有时,受过他资助的学生带着礼物来看望蒋国珍,往往被他骂回去:“你们不要来看我,如果有这个能力,就该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对亲人讲情讲理
侄子违反规定生育借钱交罚款遭拒
蒋国珍把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全部用来资助学生,有些人说他是个傻瓜,但在他的侄子、侄女看来,叔叔是一个好人,但违反政策的事他坚决不支持。
1989年,侄子违反计划生育规定偷生了一个儿子,想向叔叔蒋国珍借钱交罚款,没想到不但没借到钱,反而被训斥了一顿:“你违反了党的政策,还有脸向我借钱,门都没有……”可4年前,当侄子想买台耕种机不够钱时,蒋国珍二话没说便给了3000元。■记者何琪/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