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151476
- 主题
- 10
- 帖子
- 341
- 积分
- 754
- 现金
- 754
- 精华
- 0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2-10-16
- 在线时间
- 376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6-8-22
 
|
自然农耕这个词大家可能很陌生,简单释意这个词就是作物野化种植。作物野化种植会有人说那是不可能的事。没有什么不可能,鱼腥草在我们这只是野草或中药没人刻意去种植它,但在野外适合的环璄里却经常看到一大片生机盎然的鱼腥草,没人为它施肥没人为它除草捉虫。在云贵川那带有人种植作蔬菜用。再举例,我们在郊野游玩常见到成片同种类的野花或可食用的野菜,只是蔬菜在野外没有种子罢了,如果有它一定会在适合的条件和环境下茁壮成长并开花结果再繁衍成片。自然农耕实际上是利用自然规则来为我们生产提供纯净的作物。
我先谈谈自然农耕里不除草,施肥,不除虫这个和大家接触知识里种植作物必须除草,虫和施肥的矛盾。先从化学农业说起,化学农业从美国传来,注重的是提供植物生长的钾磷氮元素,所以有了尿素钾肥复合肥等等化肥,将它们按比例撒入土中作物长势会很好,看上去又绿又嫰。除草剂种类也很多,有抑制某种类植物种子出芽的,有毒死地面草叶茎的,也有毒死全株草及根系的。使用范围广的有草甘磷,百草枯,乙草胺。除虫药就更多了,内容比较多我就不一一例举除虫剂了。有兴趣的可自己百度去。好,用化肥提高了产量,去除杂草提高肥料利用率,毒杀害虫提高成活率和增加了产量,再加上转基因和杂交的高产种子,多合理的生产机制,呵呵,我们吃上了物美价廉的农产品了。可后果是什么呢?反思下,当下我们都成了试毒小白鼠。除虫剂和除草剂的残留物会致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生态破坏和土壤板结。为什么说是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造成土壤板结呢?我们自然状态下的土壤里实际上存活大量的生物,有看得到的蚯蚓,有看不到的微生物,它们一直在土壤里分解腐殖质,将土壤变得松软,它们就是土壤的灵魂,有它们存在的土壤才是有生命的土壤,使用化肥农药将会把这些小生物体全部杀死,这块土壤也就死了,没有灵魂的土壤要再种出作物只能借化肥这个鬼了。
杂草在作物区里给人印像是小偷,刽子手,专跟作物抢肥弄死作物,必须清除掉,我的作物区里杂草丛生,村民理解不了,其实了解到杂草的好我想若你种植作物你也不会再去拔草了。杂草能松土,能给土攘带来肥份,能保湿,能减小温差对作物的影响,能分担虫害,还能让作物更健康。想不通它们怎么实现这些功能的吧!
有种植经验的朋友会发现,刚松好的土经过一场大雨的洗礼后再经过太阳的曝晒,土面会结起一层硬硬的壳,有经验的会在松好土种下作物后割些杂草放在土面上卸去雨点的冲击力,另还可防止喜阳的杂草发芽。杂草长成后更不用担心雨点冲击土壤而起浆结壳这个问题了。杂草一春一冬过后扎在土壤里的根系被微生物分掉了,土壤里又多了很多孔隙了。这样就达到了松土的效果了。
杂草成长过程中根从土壤和水中汲取多种元素,从空气中汲取碳和氮,来满足它的生长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土壤中氮的含量,杂草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这些肥份元素又回归到土壤中,这些变得更精纯的元素便更容易被作物吸收。
昆虫是大自然成员,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会不会发生虫灾取决于当地生态有没有失衡,虫已成灾那已是极端现象,喷药也保不住作物。平常作物生虫主要是作物本身出了问题,就跟人一样,身体弱自然风邪入侵导致生病。我们看上去鲜嫰的蔬菜是最易生虫的,尤其是肥力足的菜田里的菜。反而自然农耕法种植的蔬菜反而不会被虫破坏的那么严重。我种的白菜的叶子最多被蚂蚱,蟋蟀啃一些小洞。工厂化下饲养的肉鸡大家都知道,用各种抗生素,激素及高蛋白饲料短期喂成的肉鸡其抗病能力是很差的,药物殘留值达不达标也只有检疫者心里清楚。农作物亦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