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208931
- 主题
- 1
- 帖子
- 60
- 积分
- 144
- 现金
- 144
- 精华
- 0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3-7-23
- 在线时间
- 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7-2-14
|
近日,新余警方破获一起特大有毒有害食品案:当地两名男子在低价收购“问题”猪肉,加工制造出了“毒腊肉”。
7月24日,新余市望城工矿区检察院对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的2名犯罪嫌疑人曾明(化名)和黄小华(化名)依法批准逮捕。
深山怪屋半夜热闹非凡
在新余市良山镇的一处深山老林中,人迹罕至,偏僻的山坳中有着一幢毫不起眼的房子。房子周围都是山,方圆几公里内都没有人家,与外界只有一条坑洼土路相连。白天这栋房子没有人影,夜间却热闹非凡,箱式货车进进出出。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家?其实,这是一个肉类加工作坊,而且是一个只加工“问题”猪肉的“黑作坊”。据犯罪嫌疑人曾明交代,他在湖南一家腊味 厂里学会了工业化生产腊味的技术。2012年,曾明回乡,就想开一个肉类加工厂制作腊鸭。曾明和小舅子黄小华一说,两人一拍即合。
两人没办任何手续,偷偷地在山坳里建起了一个加工“问题”猪肉的作坊。为了保险起见,作坊开始生产一般要等天完全黑下来,夏天因为天黑晚,总是要在晚上七八点以后才开始加工制作、进货、出货。
脏水池里腌制“毒腊肉”
据曾明交代,起初,他们刚开始制作的腊鸭,因技术不过关,销路不畅,两人转而制作腊肉。考虑到用新鲜猪肉制作没多大利润。两人决定用“问题“猪肉当原料。
在生猪屠宰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曾明,通过当年的“老关系”,他在新余、樟树等地专门收购私自宰杀的“问题”猪。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就派黄小华开着厢式货车来取货。在被抓获的当晚,黄小华刚从樟树进货回来,车上装了1300多公斤“问题”猪肉。
据当时现场的民警说,黑作坊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腐烂的恶臭味,满地血水、恶臭熏天,蚊蝇飞舞。据办案检察官介绍,该作坊用于浸泡肉的大池子,水基本不换,里面都是污水,根本谈不上有任何卫生标准。
“不管谁看了,就再也不想吃腊肉,这一辈子,估计不是自己做的腊肉不会吃了。”一位办案民警告诉记者。
建订单销售模式
曾明的生意在没出事之前可谓做得风生水起。为了将加工好的“毒腊肉”销售出去,曾明想起了之前在外地打工时的老板,便直截了当地问他是否要“问 题”猪做的腊肉。在问了价格后,这个老板还介绍了一名姓李的买家,这个姓李的买家又介绍了一名姓曾的买家。之后,“毒腊肉”可谓“臭名远播”,一名姓徐的 买家也“慕名而来”。
有了下家之后,曾明就通过新余市的物流公司将腊肉销往各地,每次根据订单发货,以每个纸箱50公斤的标准打好包寄出,收货单只写提货人姓氏和电话。
根据前腿肉、后腿肉、五花肉价格都不一样,“毒腊肉”的价格基本上5元至15元每斤不等。货款有的是直接打到曾明银行卡里,有的是通过物流公司 代收。而有的买家则是自己到曾明的黑作坊拿货。有时候,曾明也会派人开车把货送走。对于“老主顾”,曾明会特别“关照”,有时可以等把货卖出去了再付钱。
办案人员初步统计,曾黄两人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通过低价收购“问题”猪肉,加工制造出“毒腊肉”,涉案金额13万多元。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