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7日,结束了半个月紧张而充实的军训生活,新生开始了第一周的大学学习生活。2012级新同学的到来,给校园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沉寂了近两个月的校园再次热闹起来。而最吸引同学们的莫过于教学楼、图书馆发生的变化了。
17日是新生正式上课的第一天。文学院2010级新闻班的万小军同学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往自己要上课的文科楼D座教室赶。来到C座和D之间的空地上,此时离上课时间还有10分钟。他下意识地环视了一圈周围和南、北、西三面的教室,猛然发现情况与往常有些不同:不远处的教室,一大片黑压压的人头,教室里已经坐满了静静等待上课的学生,而老师也早已站在讲台上,只等上课的指令。再看身旁,以往拿着早点、“横冲直撞”赶往教室的学生没有了,周围静悄悄的,显得有些“清净”。
“这个学期上课的感觉明显不一样。一是老师们上课来得早,没有急匆匆的感觉;二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好转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三是受到整体氛围的感染,上课的感觉特别好,有一种兴奋感”,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周小云老师对记者表示。
在课余时间,类似的景象也发生在学校图书馆。
自去年10月份开馆以来,新图书馆以其一流的硬件设施和书香味十足的读书氛围吸引着广大学子。而新学期开学以来的每晚七、八点钟成了校图书馆历史上最忙碌的时间,也是“人气”最旺的时候。
据图书馆负责人介绍,晚饭过后,很多同学会带着书和学习用具来到图书馆,开始他们自己喜爱的“夜生活”。能够容纳近4000人的一、二楼自习室,来得稍晚一些,则很可能找不到“理想”的座位。
文学院的严海燕同学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图书馆占座,由于怕被别人打搅,特意挑选了角落里靠窗的位置。她从黑色的书包内掏出了各种“配置”,书、各种颜色的笔、笔记本、茶杯、眼镜、甚至滴眼液,一应俱全。“我是这个学期开始决定考研的,大一大二浑浑噩噩的过去了,给了我很大的危机感。现在总觉得有必要做点什么了,所以就决定考研。”她笑称自己快成了图书馆“钉子户”,每天早早地来,闭馆时恋恋不舍地走,待在图书馆的时间都快赶上在寝室的时间。面对着优良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图书资源,与严同学有类似经历和做法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去图书馆和教学楼成了他们不二的选择。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校图书馆从上学期开始推延了闭馆时间,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真理为友,与柏拉图为友”。
“刚来到这个学校,我努力去感受了一遍,如今已经适应这种氛围,爱上了这种生活。希望我这张新的面孔给学校带来的是新的面貌。”机械工程学院大一新生陈同学面对新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甚是欣慰。来到新环境,面对丰富的教学资源,他感到一种窒息的幸福,徜徉书海给他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