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阳洞探幽
四月清明时节,正值江南小阳春天气,白桃红李争奇斗艳,绿草细柳斩露头脚,河水涨,飞燕归,万物复苏,正是出游的大好时节,就此,公司组织了一次洪阳洞探幽之旅。
新余洪阳洞,又名严嵩洞、狐仙洞,相传东晋著名医学、道学家葛洪、娄阳二人,曾在此洞,修道炼丹,故名洪阳洞。明嘉靖间权相严嵩曾赋《游洪阳洞》七律一首:“二仙何代隐岩阿,涧绿山青长薜萝;尘世总经沧海变,丹土长占水云多;天台拟到逢桃实,石室归疑烂斧柯;思想此中寻静侣,因牵俗累欲如何?”据说严嵩少时读书洞中,迄今传有“狐仙伴读”、“吞食夜明珠”的佳话,所以民间又称之为“严嵩洞”、“狐仙洞”。
按说,在新余分宜,洪阳洞是个不错的旅游景点,因其深邃奇巧的石灰岩洞而享有古今胜迹的美名。据民国《分宜县志》载:洞内“有石室十七,石穴七十二”,绵延十余里,分为东西二部分,东部高大宽敞,西段幽暗深邃。洞内怪石壁立,钟乳嶙峋,琳琅满目,仪态万千! 因此,公司组织洪阳洞游玩,大家内心异常兴奋,人人都想要捷足先登,满足先睹为快的好奇心。早上8时,公司一行三十余人,汇集在开往分宜方向的公交车站,乘车前往洪阳洞。
由于正在修路,公交车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才到了分宜县城入口的一处加油站下车,但距离洪阳洞的山脚下还有几公里的路程,没有专车前往,我们只好充当一回“黑客”,临时租了辆“面的”,分批前往。
来到景点,钻出“面的”,跃入眼帘的是一家燃料化工公司,洪阳洞入口处犹如一座旧城堡,有一旧杆横拦,又像是一处车辆进出的收费站。除了我们,也不见其他游客。守卫的工作人员在旁边的菜地里劳作,地里的油菜花和李树花夸张地绽放,山村的空气特别的清新爽神,倒是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
拾级而上,通往洞口的石阶并不算抖;半山路上,看到曾经的民俗园已荒废多时;杂木枯枝如同垂暮老人,静静地自然消耗完它们不多的光阴。一路上,我们不由得感慨于它的名不副其实,就像领队的李卫平经理说的那样:“那么多地方为了一个曹操墓争来争去,新余有这么一处好地方,这么好的一个资源,却不能好好利用,真是‘暴殇天物’啊”!
不多一会,我们就来到了洞口,这里有一处宽敞的平地,中间随便放了几张供游客休息的桌椅。严嵩宰相的雕像把守着洞口,虽然他形容威严,宰相风范,但时光的流驶,让我想得更多的还是他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失败,老年失子之后回归故里,孤独守望家园的凄惨情形。
进得洞来,却有另外一番天地!经过曲径上端的“悬猪”,顿时豁然开朗,有一穹形大厅耀然显现,可容千人集会,人入其中,就如一只小蚂蚁爬进了一口反扣地上的乡村土灶大铁锅的下面一样。站在大厅中间环顾四周,石笋、石钟乳、石柱、石花、石塔……应有尽有,造型奇特,栩栩如生,仿佛进入了一座塑雕园,让我感叹千百年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似人工,实为天然,美不胜收!
为了游客行走方便和便于观赏,洞中各处皆安装了照明灯。沿着路灯,我们继续向洞的深处进发。只见洞中有洞,大洞套小洞,洞洞相连,洞中还有蝙蝠,飞来飞去,撞上撞下,走在前面的人还有些怕它,可你曾否想到,它们中的一员,也许千百年前,曾陪伴着洞的主人洞中炼丹或者洞中苦读,著书立说呢!
洞中还有泉水,又名“钱水”,春溢冬凋。戏说“钱水”洗手,百事百顺,生意人用之洗手,则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于是我们也都掬水洗手,图个吉利。洞中气流通畅,凉爽宜人,炎炎夏日,当地人便到洞中避暑、娱乐、嬉戏玩耍,如同到了世外桃园。
大家自由自在地在洞中随处走走,看看,留影,感悟,似乎没什么好玩的,但似乎,又有说不出的一种神奇。
单位:新余吉阳
作者:文人经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