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为什么说中国的房地产一定会崩盘?目前看时间点会大大提前

[复制链接]

UID
202161
主题
300
帖子
5800
积分
31462
现金
32959
精华
0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3-6-21
在线时间
480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6-14

社区建设奖优秀会员奖评论大师奖在线活跃奖一级八一勋章护坛使者太平绅士

发表于 2018-8-13 1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余一把刀 发表于 2018-8-12 13:18
我愿意用我身上的五块四毛钱支持你


支持 这种喋喋不休的怨妇传谣狗有卵用,打嘴炮怂恿别人去趟雷就完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202161
主题
300
帖子
5800
积分
31462
现金
32959
精华
0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3-6-21
在线时间
4804 小时
最后登录
2023-6-14

社区建设奖优秀会员奖评论大师奖在线活跃奖一级八一勋章护坛使者太平绅士

发表于 2018-8-13 1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严嵩侃政不带奸 发表于 2018-8-12 20:50
我看原因没看到,扫兴

疯婊,对着凤姐照片撸管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26929
主题
7
帖子
182
积分
536
现金
537
精华
0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12-7-4
在线时间
24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0-7-20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8-8-13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崩盘是不会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从过去的“香港模式”向“新加坡模式”推进!新加坡的房产政策叫居者有其屋。

1965年新加坡建国之初,当时李光耀提出这个计划,鼓励人民拥有自己的住房。新加坡政府单独成立一个专管的机构叫建屋发展局,把整个新加坡的房地产模式分成二元结构——政府所有权的房子公民可以居住99年,完全够长,叫祖屋;还有一种商品房叫私宅。

两个市场同时运行,大概经过30年,1995年的时候,新加坡的自有住房率超过90%了,人均住宅面积25平方米,有80%以上的公民动住进了政府祖屋。祖屋就是所有权归政府,购买祖屋的人可以居住99年,也可以买卖,但是必须符合条件和规定。

可以说这个政策真的保障了新加坡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在同时又拥有那么多人口,还保障了居住的成功、居者有其屋政策的成功。组屋为主、私宅为辅的二元结构奠定的基础,祖屋占到整个住宅市场73%的份额,私宅占到26%的份额,祖屋满足社会70%-80%的需求。

如果经济好了形势好了赚到钱了,个人可以去买私宅,但是必须要退出祖屋;如果有一天经济下滑了,私宅由于各种原因的必须卖掉,个人可以还再去申购祖屋,保证在经济恶化情况下还有住的情况。
祖屋是政府主导的公共住宅系统,它的产品是多层次的,以充分保障社会的中低层的住宅需求。有一室、两室、三室,也有更大一点的,还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小型公寓祖屋。年龄大了可以把面积大的祖屋卖掉换成面积小的祖屋,每个人只有一套保障居住。

祖屋的买卖限制非常严格,不符合规定不能买,而且买了以后也相关要求的限制,所以祖屋市场保障的是社会普通大众的住房,私宅是私有,配套非常好。祖屋是开放式,没有小区的概念,出来就是街道、整个社区。然后私宅是封闭式的,有健身房、游泳池等,配套不一样,价格比祖屋贵两到三倍以上。

这种结构其实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非常像我们现在的摸索、探索。共有产权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就类似于新加坡的祖屋,符合条件的人可以申请可以居住、可以享受上学等等的政策,但是不能炒作它,买卖有严格的限制,不能暴利,如果有钱可以买商品房。

从种种迹象来说,我觉得长效机制总体上是向新加坡的模式靠拢和迈进。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依托在房子上的金融产品属性剥离掉,居者有其屋让天下寒士都有居住的场所,少部分人可以去炒作商品房。

这样我觉得这是一个长效机制,是一个发展方向,这个探索还在不断不断推进。我相信随着模式的改变,整个房产市场都将发生重大改变。

我们的主题叫投资,对于投资来说,我觉得过去随便买一套房可以赚钱、可以翻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清晰的认识到这个模式的转折点在2017年,为自己未来的投资重新选定方向、重新梳理资产配置,我觉得才是明智之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