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721|回复: 6

欧美车与日本车的区别

[复制链接]
UID
2401
主题
13
帖子
313
积分
3463
现金
3423
精华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5-8
在线时间
765 小时
最后登录
2019-12-16

社区建设奖优秀会员奖积极进步奖评论大师奖

QQ
发表于 2009-3-30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欧美车以人本为主日本车以利润为主
  关于汽车的概念,欧洲人想的是我用它横贯欧洲不能有问题。美国人想的是我从美国的东海岸开到西海岸它得好使。而日本人在回答中国人责问为什么使两年以后哪哪都是毛病时,是这么说的:“在日本,你就是天天住在车上,一年也就跑一万公里。谁能想到你一年就跑五万公里!日本人开3年就换车了,你非得开15年,你怨谁?”
  欧美人发明汽车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无到有的想象、钻研。日本人学做汽车是为了赚钱。所以他把别人有的拿过来琢磨怎么做的更便宜!日本车打入美洲市场是能源紧张,油价上涨的70年代。——他最省油。
  大家知道车怎么能省油么?——车轻!(风阻系数并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风阻系数的作用是与速度有关的。)为什么在日本车迅速占领市场的时候,欧美人却不生产同样省油的廉价车与其竞争呢?是因为他们作汽车的目的不一样!
  欧美人在想让汽车轻的时候想的是把钢板换成铝合金,这一下成本高得吓人!日本人在想让汽车轻的时候直接把2个厚的钢板换成0.8的。结果是既降低了成本又省了油!
  欧美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吗?真个这么笨吗?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但却绝不是笨蛋!
  前面说了,因为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二者对汽车概念的理解不同,又说了二者造汽车的目的不同。结果造成什么直接的结果呢?举个例子:两个人各自开着日本车和德国车以同样的速度撞墙,50公里的时候,日本解说员对驾驶员说:“你看,这是最新科技:发动机下陷技术,保证不会进入驾驶室造成对驾驶员的伤害;这是利用塌缩吸能原理制造的三级吸能结构,确保其通过充分变形来吸碰撞能量以保障驾驶员的安全。”(车已经报废了)。德国的解说员只对驾驶员说了一句话:“看,没问题。”然后是时速100公里,撞完之后德国解说员不好意思地对驾驶员说:“对不起,您的车报废了!”日本解说员大声对驾驶员骂道:“活该你死,开这么快,你还敢撞墙?”
  欧美人想的是要把发动机室做坚固,以确保在可能出现的事故中尽量把车的损失减少到最小。而为了人的安全要把驾驶室造的更坚固,以确保在车的损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人的安全。
  日本人想的是为了节约成本把驾驶室做的越薄越好,只要能保证发动机室比驾驶室更不结实就行——这样就不至于直接把人撞死(安全碰撞试验能过关)。
  而这两辆车带给人的直接区别是:日本车每百公里省1-2个油,每开出一万公里,日本车少花几百块油钱——前提是别有事故,因为一有事故,日本车用于修车甚至换车的综合费用要比欧美车高很多。(不要只看到欧美车的一个保险杠是日本车的几倍,欧美车需要换保险杠的时候,换成是日本车可能已经报废了!)
  想一想你买车花了多少钱,你每年能开多少万公里,你就知道省这点油钱对你有没有意义!而多花这点油钱对你有多大的好处!
  人要学会自爱,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就像日本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一定要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一样。日本人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是尤其不会在乎你中国人的死活的!
  首先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有位网友问我:“欧美在中国卖的车也减了配置”。还有的网友说:“日这本车卖给中国的质量次,在欧美的品质还是不错的。”
  这些朋友说的都有一定道理,这次我就试着分析一下“品质”与“质量”的区别。举一个例子,有位朋友说:“在国外美女最多的是韩国,大街上到处都是。”大家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基本都是假的。再举个例子是香港电影。好莱坞越来越重视香港电影,但并不意味着香港电影就有资格与好莱坞相提并论。为什么,因为凡大卖的香港电影60%以上都能从好莱坞身上找到影子。可以说没有香港电影并不会影响世界电影的发展,而没有好莱坞将引起世界电影的倒退。举这两个例子想说明什么呢?就是想说质量和品质的差别。什么是质量好,韩国的美女就可以说是质量好!质量的好坏是外界的评价是一些客观标准的达标。什么品质好,品质好就是好莱坞的电影!香港电影可以拍的比好莱坞更花哨(只限武打场面)、更血腥、更紧张。但没有了好莱坞,我们将直接失去的是想象力(香港电影很大程度上只是好莱坞想象力的亚洲演绎版)。品质是内在的,是内在的对想象力、原创力、生命力的追求!韩国人以他认为美的标准不断的整下去的结果并不会使韩国的母亲们生出更多符合标准的美女来,只能使他们的美容业病态的发达。而最后的结果是整个民族的自卑!
  走了这么远回到汽车上来,同样的道理,日本人可以做到质量好,但他还没有能力做到品质好。日本人做汽车的初衷是因为这是一个大的赚钱的产业。他现存的大家都知道品牌的汽车企业基本上是第二三代的,因为第一代的企业已经在前赴后继的冲击美国市场的过程中伤亡殆尽了。(当时日本没有什么汽车消费市场,他做车就是为了出口)当时的美国甚至出过专门针对日本车的笑话集。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懂得了质量的概念。并且它也做到了这一点——它可以让使用者在一定的范围内挑不出毛病。而这一切是源于他对欧洲人对汽车品质的追求的模仿上。(到现在日本车在欧洲仍然是没有什么作为的)
  再举个相对专业店的例子,欧洲车的功率响应峰值是在一定转速范围内的一个平台,而日本车则只是一个尖点。同样的道理两种车都宣称有ABS系统,欧美车通常是连带着EBD的。而日本车在更贵一些的车型上会标着ABS+EBD!
  就是同样的ABS在极限状态下的表现也是相差很大的。但这并不影响日本车的质量——因为绝大多数使用者并不能察觉。毕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遇到极限情况。而一旦遇倒这种极限情况将是致命的!
  再举个相对专业的例子,欧洲车的功率响应峰值是在一定转速范围内的一个平台,而日本车则只是一个尖点。同样的道理两种车都宣称有ABS系统,德国车通常是连带着EBD的。而日本车在更贵一些的车型上会标着ABS+EBD!就是同样的ABS在极限状态下的表现也是相差很大的。但这并不影响日本车的质量--因为绝大多数使用者并不能察觉。毕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遇到极限情况。而一旦遇倒这种极限情况将是致命的!
  品质和质量的差别同样体现在欧美车和日本车在对中国销售的车型减配置上。日本人在对中国销售的汽车减配置上不仅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还有一种病态心理。(具体为什么有这种病态心理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在下一次试着分析一下)欧美人减配置是因为中国人病态的喜欢日本车的心理造成欧美车必须降低成本和他拼价格。我说过在国际市场同档车欧美比日本要高1/4——1/3的价格双方销量持平。(中国人为什么有这种病态心理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也在下次分析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778
主题
0
帖子
1582
积分
16890
现金
11909
精华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3-2
在线时间
1478 小时
最后登录
2010-6-25

社区建设奖优秀会员奖积极进步奖评论大师奖灌水天才奖爱心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9-3-30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1778
主题
0
帖子
1582
积分
16890
现金
11909
精华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8-3-2
在线时间
1478 小时
最后登录
2010-6-25

社区建设奖优秀会员奖积极进步奖评论大师奖灌水天才奖爱心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9-3-30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有道理,日本销给中国的车品质不如德国,这早听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5388
主题
232
帖子
2663
积分
15096
现金
14878
精华
1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08-12-2
在线时间
4792 小时
最后登录
2021-9-29

社区建设奖评论大师奖灌水天才奖一级八一勋章护坛使者军人勋章

发表于 2009-3-30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车是工程师造的车,日系车是生意人造的车。
大家别总说日本人给欧洲人造的车要比中国人的要好。这是市场决定了一切。
生下来,活下去,生活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3851
主题
119
帖子
5720
积分
18238
现金
16927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9-7
在线时间
737 小时
最后登录
2015-10-13

社区建设奖优秀会员奖评论大师奖灌水天才奖一级八一勋章护坛使者

发表于 2009-3-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买国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7743
主题
0
帖子
254
积分
1463
现金
1483
精华
1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09-3-14
在线时间
538 小时
最后登录
2011-9-23

原创先锋奖社区建设奖优秀会员奖

发表于 2009-3-30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德国系列车,
性能外观各方面都灵,
小日家的车,
不敢恭维,
偶一朋友的朋友
他家一辆本田,
和大众撞了下,
你扛,本田从中间开了,
大众就前面的大灯坏了一盏。
这就是质的差距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UID
7899
主题
14
帖子
1785
积分
10815
现金
10815
精华
0
性别
保密
注册时间
2009-3-19
在线时间
3308 小时
最后登录
2013-7-25

社区建设奖优秀会员奖积极进步奖评论大师奖灌水天才奖

发表于 2009-3-30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余都市网 ( 新余都市网客服电话:13607902048 )

GMT+8, 2025-5-11 1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