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出生宝宝听力学检测未过,父母先别惊惶,这只是代表宝宝可能存在听力问题。及时找查出原因并行进干预治疗。下面列举了初筛或复筛原因及干预方法,随小编来看看吧。 新生儿听力筛查
对每一个新出生的小儿,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听力学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将全体受试者分为通过筛查和未通过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技术,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一般仅用5~10分钟就可以完成测试。新生儿在出生48小时以后,要接受初次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在42天左右接受听力复查;42天复查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左右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
在每1 000名新生儿中,大约有1~3名新生儿存在着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听力损失,在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重症监护的新生儿)中这一数字可以高达4%~6%。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我国近几年在一些医院已开展。
新生儿听力初筛或复筛没通过原因多: 宝宝没有通过听力筛查,提示可能存在听力问题。但没有通过初筛或复筛,并不是说宝宝一定有听力问题
1.外耳道内存留有胎脂、羊水、分泌物;
2.中耳腔有积液;
3.宝宝不安静、体动多;
4.环境噪声大;
5.耳蜗毛细胞损害;
6.蜗神经损害等都会使oae或aabr筛查通不过。
前面的几个原因,通过复筛或听力诊断可以排除。而耳蜗毛细胞或蜗神经损害,则需要通过精细的听力和其他检查,才能确认听力损失的轻重、性质及其原因。
新生儿听力初筛未通要及时的进行复筛、转诊和干预治疗 当被告知宝宝听力筛查没有通过时,家长首先不能惊慌,应该积极按医生的指示进行复筛、转诊和干预治疗
1. 初筛未通过者,按时到指定地点复筛;
2.复筛未通过者,按时转诊到指定机构进行听力诊断;
3.确诊为听力障碍者,及时接受干预治疗。 乐贝网 (Lebei5.com )编辑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