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
- 41372
- 主题
- 6
- 帖子
- 75
- 积分
- 164
- 现金
- 164
- 精华
- 0
- 性别
- 保密
- 注册时间
- 2010-10-28
- 在线时间
- 21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1-10-10
|
如果不放贷的话,住房和商业地产的价格最少要下跌30%以上,不过个人认为对首套房是不可能不放贷款的,特别是首套房买新楼更是不可能不放贷款(否则的话,地产崩盘无法避免)。很多人都在抱怨:开发商的暴利,dfzf的土地财政和银行对利润的追求推高了房价,其实这些都是表象。
房改之前,土地是无价格的甚至价值也非常的低(土地不能流转和交易),80-90年代曾经出现过谁建个围墙圈一下这块地就是谁的的现象。而房改之后,土地的使用权有了价格,同时正式标志着土地有了价值。然而,当时的人民币对应的是国内的商品数量,并没有包含土地价格这一部分,因此央行狂发货币来填补这一部分空缺(目前来看是发过头了),而贷款买房则是利用金融杠杆推高房价的最直接方式。
为什么我们觉得房子贵?如果说土地是国有的,集体的,那么土地转让的收益也应该是全民的,集体的,但是在现实当中,房价中算了土地的价格,而我们的收入中却没有包含国有或集体性质的土地转让所产生收益的这一部分。因此形成了一个背景:你用不包括土地价值收益分红的收入去购买包含土地价值的房子,这样的交易方式,怎么可能不感觉到房价高呢?
房地产行业的本质是土地使用权的货币化,就如同在一片荒芜的沙漠(只能种粮食的土地)中发现了巨大的金矿(房产的投资和金融属性)。那么,在本国,这个金矿的所有权是个人还是国家呢?答案是:名义上归个人,但是我们的特色是一个红头文件就能让其改变性质,而这也是造成各地强拆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