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四季@@@ 发表于 2014-5-31 03:22

手机随拍小PS

樟树市临江镇(江西省荣军医院)









风行四季@@@ 发表于 2014-5-31 03:28

1



少泊 发表于 2014-5-31 06:57

q39

麻将桌 发表于 2014-5-31 08:50

这是医院?太漂亮了。那个建筑,让我想起吉安市的一个医院,估计是以前革命时代留下来的,很古朴,只有从电视里才能找到这样的建筑!

米米虫 发表于 2014-5-31 09:36

q67

莫恩 发表于 2014-5-31 10:39

医院

勇者 发表于 2014-5-31 13:08

q67

新余桥头 发表于 2014-5-31 15:58

这个是荣军疗养院,原来伤残军人的医院,环境相当的好,还有大观楼是建筑历史有1000多年了,是原来的临江府府衙。

徐余人 发表于 2014-5-31 19:06

这不是我们临江啊;也不全部是医院;只是旁边是医院;里面环境真的很好‘一点也不比那些高端小区差,。

袁河水 发表于 2014-5-31 19:25

是江西省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

风行四季@@@ 发表于 2014-5-31 22:27

不会吧!这么美的精神病院啊!里面倒是有一个路标,指向一个角落是精神病区。

十年的轻狂 发表于 2014-6-1 03:33

很早之前有治疗精神病的,现在应该没有了吧?宜春,新余都建立了精神病专科

新余桥头 发表于 2014-6-1 10:10

除了袁河,临江镇有三大古建筑:钟鼓楼,大观楼和万寿宫。我们在河边戏耍了会,就跑去新建的钟鼓楼参观。

  明初大学士解缙用这样的笔墨描绘钟鼓楼:“风挟钟声过渡口,月移楼影到江心”。话说解缙从家乡吉水去南昌滕王阁访友,乘舟顺流而下,一天,舟至临江留宿。是夜,清风徐徐,明月高照,钟楼月色,辉映如画。解缙站立船头,饱览临江古镇夜色,心旷神怡。突然,钟鼓楼响起了清脆的钟声,解缙灵感一触,诗兴大发,随即吟出两句:“挟钟声过渡口,月移楼影到江心。”而在民间,也曾有“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临江有座钟鼓楼,还有三尺三在天里头”的传闻。

  在抗战时期,钟鼓楼被日军投掷的炸弹给炸毁了。而在07年,这座历史名楼才被重新修建。时至今日,已赫然耸立在原处。此楼有3层,每层逾15个台阶,楼梯极陡,几成70度角倾斜,爬起来十分费力。而在顶楼,则是此楼精髓:大钟一口。钟上刻有《般若心经》,而在不经意间,竟也让我发现了钟的另一面刻上了深圳××房地产公司老总×××赞助。这倒是为这个古钟的历史距离感添加了一些现代的商业元素:广告,无处不在!

  第一站是大观楼。大观楼又名谯楼,系临江军、路、府署大门望楼,坐北朝南,面对府前街,门口两侧有雌雄石狮一对,有一人高,用完整麻石雕成。该楼气势雄伟,原有巨大木刻“临江府”竖额,悬二楼正中,系解缙所书。始建于宋元,当年王安石就在此出生(当时他的父亲在此任临江军军判)。楼前原悬挂有解缙书写的“临江府”木质匾额。明清时期该楼曾经历三次大规模地维修。1857年太平军撤出临江时,楼被毁。1873年重建该楼并正式命名为大观楼。该楼高22.4米,台基高6.4米,宽22.5米,深14.2米,青砖做的台基上建有三层木质的楼台,是江西省境内现存最大最完整的道台衙门。

  现如今,大观楼里已成为医院,我们称其为“荣校”。抗战及战后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是战时伤残军人们的医治疗养地。尔后,又称为精神障碍患者的疗养康复医院。所以,碰到一些顽皮的小孩,大人们总爱用把他们关进“荣校”来吓唬他们。我小时候就经常被“恐吓”。长大后才知道,其实里面管理得非常好,根本无需害怕。

池塘 发表于 2014-6-1 19:59

古时临江,自唐朝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建镇至今已有1387年,历史上曾为军、路、府署、道台所在地,明朝被列入全国33大工商课税重镇,鼎盛时期曾“一府辖四县”。即管辖清江、新余、新干、峡江四县。史称“舟车孔道,四达之地”。繁荣的经济伴随着灿烂的文化,至今,镇内仍有大量的历史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以大观楼、钟鼓楼最富盛名,是一个旅游、休闲的好去处,现江西省荣誉军人疗养院就设在临江。

你就扯吧 发表于 2014-6-2 17:15

看到第一张就感觉是临江镇的荣校了。

我在临江度过了大半的学生时代。

去年特意去了一次,小时感觉那石狮好大呀,现在看,真的好小。
不过里面漂亮多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手机随拍小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