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木匠 发表于 2014-2-5 17:20

行走江西之樟树閤皂山

1、从樟树市往东南32公里,横过京九南线铁路不远,就是著名的道教胜地------閤皂山。 又名閤山,蟠衍200余里。山名肇见于东汉,取其“形如閤,色如皂”而得名。閤皂山是以养生延寿为精髓的道教灵宝派祖庭、江南三大道教名山之一,也是药都樟树药业的发祥地。公元202年,著名道学家葛玄来到阁皂山采药炼丹、布道行医,演灵宝道义,而使阁皂逐渐名播天下。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8}被御封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宋朝时阁皂山与南京茅山、鹰潭龙虎山并称为全国三大道教传箓圣地,元代与庐山齐名。自古阁皂山就以山川之秀、宫观之丽、峰岩之奇、古迹之异、传说之神、药源之富吸引墨客文人争相游览,道家羽士归隐修真。张天师、葛玄、葛洪、文天祥、朱熹、解缙等都曾躬临其盛。2001年阁皂山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占地面积6860公顷,森林覆盖面积达83.4%。景区内土良水清、林青竹翠、古树参天、沟壑清幽、雨水充沛、气候宜人,有“夏眠需盖被,寒冬鲜有冰”、“著衣台上三冬暖,鸣水台前六月凉”之称,历来被羽士道夫所厚爱,有“神仙之府”美誉。进山门前,当地正在开发建设,预计不久将来也要买门票了,想看的童鞋们抓紧时间。

祖传木匠 发表于 2014-2-5 17:21

2、一天门是进入閤皂山福地的门户,始建于清光绪二年,由八棱柱、横额、雀替、方础组成,呈门字形,全为绿豆石建造,高7.17米,宽4.30米。石坊上部面南横书“一天门”三字,北面按唐高宗御赐封号,镌“三十三福地”五字。穿过石坊,拾级而上,浓荫夹道,仰望上空,但见天留一线,故又有“一线天”之称。

祖传木匠 发表于 2014-2-5 17:22

3、从瀑布泉沿山谷北上七十米处,有一座小桥,横跨峡谷。九龙泉两水奔来相汇,穿过桥孔,向南直泻山谷,跌岩击石,声若雷鸣,因此,这座桥被命名为鸣水桥。桥为石砌单孔,拱高2.5米,桥长7.3米,宽6.8米,虽历经千年但至今保存十分完好。鸣水桥是江西现存两座宋代石拱桥之一,与庐山观音桥堪称“姐妹桥”。现桥碑上的桥名,是南宋文天祥任赣州知府时,曾游览閤皂山手书的拓刻原迹。195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鸣水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江西难得宝贝啊。

祖传木匠 发表于 2014-2-5 17:23

祖传木匠 发表于 2014-2-5 17:24

4、再往里走,眼前十七株巨松并立,一字形排遥对崇真宫,犹如香烛插于宫门前,古称照门松。据传一千六百年前,晋代人丁令威朝拜閤皂山时,恰好观中香烛用完,为表诚心,真人折了些松枝代替香烛插于宫前,松枝居然成活并长成参天大树。神奇的传说给洞天福地增添了一股灵气。

祖传木匠 发表于 2014-2-5 17:24

祖传木匠 发表于 2014-2-5 17:25

5、大万寿崇真宫其前身为吴嘉禾二年(233)葛玄再次入山时所结的卧云庵,历史上曾多次遭到火灾,灾后重建后,规模不断扩大。到北宋徽宗时,已“为屋一千五百间”,“凡殿宇皆翼以修廊”,“江西宫观未有盛于此者”,“西江之上以一二”,逐渐成为江南最大的道教宫观。历代皇帝又先后敕封,隋称灵仙馆,唐宋先后敕封阁皂观、玄都观、景德观、崇真宫、万寿崇真宫,南宋理宗敕封为“大万寿崇真宫”。崇真宫是一组大型综合建筑,包括灵仙宫、寥阳殿、昊天殿、葛仙公殿、东岳殿、藏经殿、御书阁、玉像阁、正一堂、靖谷堂、丹井室、藏丹室等,此外,还有外围四十九堂的名绩。现宫观于1991年重建,由朝阶、宫门、正殿三部分组成,占地2000余平方米。前对阁皂山主峰凌云峰,后倚东西两山,正殿座北朝南,重门深院,翼以修廊,混合结构建筑,歇山顶、琉璃瓦、飞檐高脊、彩壁丹墙、拼条花窗,气势恢宏,殿中供奉葛仙翁、张天师、许真君塑像三尊,道貌庄严令人肃然起敬,宫内香火终年不断。

祖传木匠 发表于 2014-2-5 17:26

祖传木匠 发表于 2014-2-5 17:26

祖传木匠 发表于 2014-2-5 17:27

祖传木匠 发表于 2014-2-5 17:30

祖传木匠 发表于 2014-2-5 17:31

祖传木匠 发表于 2014-2-5 17:31

明黑子 发表于 2014-2-5 19:18

此山更胜武功山,与楼主共鸣!那些自然山石你也该奉上的!

积极心态 发表于 2014-2-5 19:42

q65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行走江西之樟树閤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