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空调的时代,新余人都是怎么活过来的
这两天小编被这句话刷屏了▼
当然这只是一句笑话。
不过倒也让我回忆,就二、三十年前吧,
这么热的天,家里还没有空调,
我们是怎么活过来的?
想来想去,那时候的夏天,
我的这条命,就是爸妈给的。
早上八点,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喝完一碗粥,就开始看电视。十二年的寒窗,代表着十二个暑假,从最早的《射雕英雄传》《西游记》《红楼梦》,到后来的《戏说乾隆》《新白娘子传奇》,都是我的最爱。
电风扇是一定要开的。家里的两台都开上,一台长城对着我,一台骆驼对着电视机。夏天最大的烦恼,不是热,而是看了电视,电视机会发烫。发烫了就会被爸爸发现我看了电视。更讨厌的是电视机上盖一块布遮灰,每次都要小心翼翼地恢复原状。
所以,即使只有一台电扇,我也会让它对着电视吹。
长大之后,我才知道这是我这辈子干过最掩耳盗铃的事,没有之一。而且,我发现,身边几乎每个人都曾和我一样自欺欺人。
但是中午回来的爸爸妈妈好像从来没有戳穿过我。
吃完午饭,12点,往竹躺椅上一瘫,一天中最盼望的一个小时来到了。
和韦小宝一样,我们最初的历史知识,都是来源于说书先生。单田芳的白眉大侠,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刘兰芳的岳飞传,真是比现在的历史剧好听一千倍一万倍。
听完评书,下午一点,就是出门找小伙伴了。那可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但我不怕。因为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去买最好吃的冰棍。
我和小伙伴们围住了整个车子,箱子不大,花样却很多,每一种都足以让我们流口水;
橙味的汽水,奶味的冰袋
最后会在箱子里选出自己的最爱,“忍痛”舍弃其他的,沉浸在一只冰棍带来的满足感里;
下午三点,到了游泳的时间了。
小伙伴带着一个轮胎内胎,这是秒杀一切救生圈的存在。我则带着两大块塑料泡沫。那时候,家门口的小河里,就可以游泳,即使淘米、洗衣服都在同一条河里,但那时的河水,就是干干净净。我们在河里摸鱼、摸螺蛳。
下午四点,太阳已经不那么毒了。先拎一桶井水,往院子里一冲,感觉院子里的暑气就全消散了似的。
再拎一桶水,院子里站着,就把澡给冲了。
那时候没有冰箱,都是把西瓜沉在水井里,等到傍晚的时候打上来,那滋味别提了。
晚上六点,可以“堂而皇之”的看动画片了。
七点,爸爸要看新闻联播了,我们小朋友就喜欢拿着蒲扇,躺在凉席上看星星。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已经睡着了,妈妈会在我的肚子上,搭上一条小小的毛巾被。
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盖毛巾被的习惯,只用一角,搭在肚子上。
没有空调的日子,我们也是这么过来了。有人说,几十年前,地球还没这么热,我倒是觉得,就算几十年前只有35度,现在却有了38度,但这3度的差距,真的有那么大吗?
还是我们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烦恼,
没有那么多的焦躁,
没有那么多的娇气吧?
人是36度的 写得太好了,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度过,怀念那个年代,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真的叫愉快的玩耍。 小时候会去现在估计是南湖公园那个河边游泳,那有个铁桥,还会去旁边的田梗钓青蛙,不怕晒,还有现在的新亚新对面的小人书摊,还会去录相厅。 那时哪有这么热啊,现在城里多少房子,多少小区/ 写得很好,让我回到从前 这样一写,小区绿化率高的火了 这个天太热了啊
页:
[1]